肿瘤防治研究  2015, Vol. 42 Issue (4): 425-426
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主办。
0

文章信息

癌症发病率和年龄高度相关
肿瘤防治研究, 2015, 42(04): 425-426
http://www.zlfzyj.com/CN/10.3971/j.issn.1000-8578.2015.04.023

癌症发病率和年龄高度相关

雾霾就是导致我国肺癌发病率激增的主要 “元凶”?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 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委员看来,“这是一种误 解,科学事实并非如此。”

蔡国雄说,空气污染、雾霾跟癌症(肺 癌)发病率是有关联的,但这种关联机制现在 医学上尚不能证实,有统计数据显示雾霾和癌 症的关联程度远比不上年龄和癌症的关联程 度。

蔡国雄口中的这份统计数据是英国《卫 报》2011年刊登的癌症高发病率国家排行榜, 报道称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数据,全球 前十名癌症发病率(每10万人)的国家分别 为:丹麦(326);爱尔兰(317);澳大利亚 (314);新西兰(309);比利时(307);法 国(301);美国(300);挪威(299);加拿 大(297);捷克(295)。而中国大陆地区排 名第50名之外,211人/10万。世界上癌症发病 率最低的地区在哪里?答案是非洲。为何经济 发达、环境优美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占据癌症 高发率榜单,特别是地广人稀,空气质量优良 的丹麦居然排在首位?而雾霾日益严重的中国 反而排名居中?经济最不发达的非洲癌症发病 率为什么会垫底?

“这份排名与各国家的人均寿命排名基本相 当,道理很简单,生活水平越高,寿命越长, 得癌概率越高。”蔡国雄委员解释说,“这显示 癌症发病率和年龄高度关联,而与雾霾没有直 接关联。”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中国每 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每10万人中约 250人,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癌症发病率 (每10万人中约300人)。当时中国众多网友对 这份数据产生质疑,《北大商业评论》首席编 辑鲍迪克曾公开回应称“数据没有问题,因为发 达国家人寿命长,所以得癌症比例高。中国也 一样,寿命越长的地区癌症率越高,如寿命最 长的上海,癌症发病率全国第一。”

“中国过去十年肺癌发病率增长300%,这 是事实,但主要原因不是空气污染和雾霾”,蔡 国雄表示,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医 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导致了我国的人均寿命上 升,老年人比例更高,所以癌症(包括肺癌) 的发病率就迅速上升。“雾霾和癌症的科学关系 必须加以解释和澄清,否则可能会在公众中造 成恐慌情绪。”(来源:科技日报) 手机或并不会增加个体患脑癌的风险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the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的研究论文 中,来自奥克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个 体患脑瘤的风险或许并不会因为手机使用频率的增 加而发生明显改变;文章中,研究者调查了1995年 至2010年间在新西兰原发性脑部癌症发生的趋势。

人们都非常关注手机的使用是否会增加个体患 脑部肿瘤的风险,研究者指出,通过数据的分析, 手机的使用或许并不会增加个体患脑瘤的风险,实 际上对于10岁至69岁的个体而言,这种发生率还 在以每年1%的速度降低,但也并不能排除这种风 险,或者说使用手机仅仅会患某一亚类癌症而已。

研究者说,我们并没有解释新西兰脑癌发生率 为何下降,对于70岁的个体而言,其患某些类型脑 瘤的风险会有所增加,当然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也 可以看到。希望本研究可以纠正人们普遍的观点, 即使用手机不会增加个体患脑癌的风险。(来源: 生物谷) 不手术可改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

Cancer杂志最新研究显示,Ⅳ期结直肠癌患 者如果不接受手术切除原发肿瘤能存活更长。自 1988年起美国每年Ⅳ期结直肠癌原发肿瘤切除率 (PTR)下降,因出现了更新的化疗和生物治疗。

美国NCCN指南现在推荐无梗阻、无法切除的 Ⅳ期结直肠癌且未进行PTR的患者进行全身化疗。 Hu和其同事研究以确定PTR对Ⅳ期结直肠癌患者 生存的影响。数据来自NCI监控、流行病学和最 终结果注册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包括了64157名 患者,皆为Ⅳ期结肠癌或直肠癌,时间为1988— 2010。他们发现43 273名患者接受了PTR,到2010 年PTR每年发生率由1988年的74.5%降至57.4%。此 外Ⅳ期结直肠癌中位相对5年生存从1988年的8.6% 升高至2009年的17.8%。

该研究者是德克萨斯MD安德森癌症中的Chang 博士,他说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应该认识到化疗对未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是安全的。尽管几乎没有患者 愿意接受原发肿瘤切除,但很大一部分诊断时即有 转移的患者仍试图将肿瘤切除。这暗示存在过度使 用PTR,对这类手术的适应证应仔细考虑。

美国癌症协会的Lichtenfeld补充说,在某些情 况下PTR是有益的。癌症治疗正在不断变化,我们 正在从手术治疗癌症迈向一个新的癌症治疗时代, 因为有更有效的靶向治疗选择。(来源:丁香园) 面对伦理难题—美国肿瘤科医生如何选择?

肿瘤科医生不仅比其他科医生处理更多的生死问题,而且还常常不得不做出令人痛苦的决定。 Medscape在2014年9月18日至11月12日期间调查了不少于21000名内科医生,其中肿瘤科医生大约为500 名。在调查期间,肿瘤科医生表达了他们各自对最令人棘手的伦理问题的看法。

1.假若你认为一种治疗措施对患者有益,你会不那么积极地描述其存在的风险而促使患者接受治疗吗? 75%的调查者表示他们会如实告知存在的风险,即使这可能导致患者不接纳该项治疗。

2.当你认为生命维持治疗徒劳无益时,你还会推荐或用予患者吗? 只有14%的肿瘤科医生会坚持使用。这一问题的答案与肿瘤的本质更相关,而非医生本身。大多数医 生不会继续使用该治疗,但有时要取决于具体情况,如家属要求等。

3.你会违背患者家属的意愿而继续救治你认为有望康复的患者吗? 报告结果表明,肿瘤科医生不太会违背家属意愿。虽然不断强调医患沟通的对象是患者而不是其家 庭。许多医生认为,如患者有康复的可能性,他们会尽可能对其家属进行说教。

4.你是否有将稀有或昂贵资源配置给年轻患者而非年长患者(但非立即面临死亡)的经历? 在同样病情下,约有30%的医生倾向于将稀有资源配置给更为年轻的患者,但是有约40%的医生没有 这种倾向。有人指出,假若年轻患者有小孩或是家庭的支柱,应当接受年龄偏倚。这一问题也将是医疗 机构以后面临的一大难题。

5.你曾经是否为那些不需治疗却坚持要治疗的患者开过既无害又无用的处方? 肿瘤科医生开安慰剂的比例要低于总体水平很多。这一差异的存在可能与临床实践有关,一位放疗 科医生表示肿瘤治疗往往是高毒性的,辐射也都是有害的。

6.你是否因患者情绪而隐瞒临终或临终前诊断? 当谈论坏消息的时候,肿瘤科医生要更为直接,一般会告知患方全面的消息以权衡利弊。

7.出于对治疗不当的担忧,你是否采取过没有医学根据的操作? 大部分医生并不担心这一问题。有一部分医生因为担心医疗事故而采取过多的影像学检查保护自 己。一位放疗科医生表示他会为患者开一些他们要求的检查,万一这些检查发现了什么而没有检查,他 怕被起诉,即使这一可能性很低。

8.你是否会因不在患者医疗保险范围而取消一项可能更为有效的治疗? 治疗费用和保险范围是一大难题。肿瘤药物是最为昂贵药物之一,私人保险往往拒付化疗药物,许 多医生也与保险公司接洽以维护患者利益,但是通常无解决。

9.你是否因患者家属要求而向患者隐瞒过病情信息? 肿瘤科医生不太愿意按家属要求向患者隐瞒信息,但是大多数也表示他们在一定的情况也会隐瞒。

10.你认为你是在药企收费讲课或接受医药代表午餐而这并不影响你的处方习惯的人吗? 大多数医生表示不会受此影响。肿瘤科医生在接受好处情况下而不影响医疗决断的立场更为坚定。 有医生表示科学是底线,不会被5美元的三明治收买。肿瘤科是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的。(来源:丁香园) 父兄患前列腺癌或增加女性患乳癌风险

  美国底特律伟恩州立大学医学院博士毕比丁默 (Jennifer Beebe-Dimmer),在16年间研究了7万多 名女性,发现那些父亲、兄弟或儿子罹患前列腺癌 的妇女,患乳癌风险比一般人多出14%,如果母亲或 姐妹也患有乳癌,那其得乳癌的风险更高出78%。

毕比丁默表示,这项发现十分重要,并支持 医生搜集完整的家族癌症史,尤其是至亲,以分 析患上癌症的风险程度。对此,突破乳癌机构 (Breakthrough Breast Cancer)资深政策经理Caitlin Barrand认为,虽然前列腺癌与乳癌间的关联已为人 知,但这项研究显示,两者间的关联比先前所认为 的更加紧密。(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肿瘤与免疫治疗研讨会5月于上海召开

新一代测序技术、新的分子标志物、新的影像 学工具、新型分子诊断方法等转化医学的新发展与 新应用,为肿瘤的研究和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以 肿瘤免疫治疗为代表,最近在癌症研究和治疗方面 有着非常新颖的突破。

2015年5月21—22日,新一届的肿瘤与免疫治 疗研讨会将于上海召开,在去年专家研讨的肿瘤微 环境、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抗肿瘤药物研发、生 物学行为和肿瘤模式生物等基础之上,继而研讨肿 瘤免疫治疗、深度测序、非编码RNA与肿瘤发生、 肿瘤干细胞与靶向治疗、肿瘤细胞自噬、肿瘤临床 多中心多学科协作研究等内容。(来源: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