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研究  2015, Vol. 42 Issue (3): 317-318
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主办。
0

文章信息

ASCO评选癌症治疗50年五大进展
肿瘤防治研究, 2015, 42(03): 317-318
http://www.zlfzyj.com/CN/10.3971/j.issn.1000-8578.2015.03.023
ASCO评选癌症治疗50年五大进展

作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50年庆典的一部分,该学会邀请医生、患者和公众投票选出了过去 50年里“现代肿瘤学五大进展”:

1 化疗治愈进展期霍奇金淋巴瘤—1965年,伴随着4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 的松、氮芥)的问世,肿瘤学迎来了成人进展期癌症化疗的第一个突破—一半以上的侵袭性霍奇金淋巴 瘤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这一方案迅速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案。

2 HPV疫苗获批用于预防宫颈癌—2006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个人类乳头 状瘤病毒(HPV)疫苗(GARDASIL)用于预防两种HPV亚型(16和18,会导致70%的宫颈癌)以及亚型 6和11(与生殖器疣相关)。GARDASIL是第一款获批用于预防HPV引起的宫颈癌的疫苗,后来扩展到预 防其他HPV引起的疾病,如阴道、外阴、肛门癌、女性和男性肛门癌和生殖器疣等。

3 靶向药物改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现状—2001年,FDA快速审查并批准了伊马替尼(格列卫) 的上市,该药梦幻般改变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现状。这款易于日常服用的药物靶向作用 于(费城染色体)分子缺陷,而该缺陷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格列卫的出现使得上 述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从几乎为0提高到5年生存率达到90%。格列卫的横空出世也开启了更多肿瘤分子靶向 治疗的新时代。

4 化疗治愈睾丸癌——1977年,一项关键性的试验表明,一种被称为PVB的三药联合化疗方案(顺 铂、长春花碱、博来霉素)用于治疗晚期睾丸癌时完全缓解率达到了70%,并使部分患者得到治愈。而据 ASCO报道,更早的治疗方案仅对5%的患者有效。组合治疗方案(联合后来的手术、放疗以及更先进的 化疗手段)使睾丸癌成为“最易治愈的癌症之一,以及肿瘤学方面最成功的故事”。

5 强大的止吐药物显著改善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ASCO评论认为,1991年止吐药昂丹司琼获得FDA 的批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它与其他支持性治疗一起戏剧性地改变了癌症治疗的历程,并前所未有地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恩丹西酮(一种5HT3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神经系统自然引发呕吐的触发机制 而起作用,它和其他一些类似的药物很快获得批准,包括格拉司琼(Kytril)、多拉司琼和(盐酸)帕洛 诺司琼。(来源:丁香园) 国家卫计委出台《肿瘤登记管理办法》

2015年1月27日,在“世界癌症日”前夕,国家 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肿瘤登 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建立肿 瘤登记报告制度,加强肿瘤登记工作规范化管理, 健全我国肿瘤登记信息系统,掌握我国恶性肿瘤的 流行状况与疾病负担。《办法》适用于卫生计生行 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肿 瘤登记管理工作。

《办法》规定,肿瘤登记是经常性收集人群癌 症数据的系统工作,收集的信息包括癌症患者个人 信息、诊断信息、治疗和随访信息,目的在于监 测人群癌症负担及发展趋势,为病因学研究提供原 始资料,有效评价癌症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癌 症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办法》的制定主要是为了 进一步加强全国肿瘤登记工作规范化管理,获得及 时、统一、准确的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信息,使 肿瘤登记工作满足当前癌症防治工作需要。

从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支持开展肿瘤登记项 目工作,到2014年全国肿瘤登记点已达308个,覆 盖全国约3亿人。(来源:新京报) 2015 • 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将于天津举行

由中国抗癌协会、哈佛大学医学院MGH肿 瘤研究中心、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 主办的“2015 • 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肿 瘤研究的前沿和方向”定于2015年5月8日至10 日在天津举行。

“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是“诺奖中 国行”系列活动之一,是“诺贝尔奖得主国际 科学交流协会”在中国举办的年度国际医学高 峰论坛。2014 • 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在 北京已成功举办第一届。2015 • 诺贝尔奖获得 者医学峰会,将邀请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多位 国内外院士及众多肿瘤领域专家,围绕“肿瘤 研究的前沿和方向”进行讲座与交流。

这次会议,旨在搭建一个学术平台,帮助 我国医学界更多地了解国际生物医学技术的前 沿理论和发展方向,促进我国生物医学技术及 其与中医学生命科学相关的学术研究,推动中 医药在世界的传播。(来源:中国抗癌协会官 网) 新诊断的癌症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肿瘤在初诊断 时,特别是肺癌、胰腺癌或结直肠癌,明显增加了 患者短期内脑卒中风险。

研究者Navi医生表示,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癌 症患者应当警惕脑卒中的症状与体征,如果患者认 为自己有卒中的表现就应该立即就诊。癌症患者应 当特别注意其他卒中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胆固 醇、高血压等,并应当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处理以 降低卒中危险。

脑卒中与癌症相互影响,卒中通常会妨碍癌症 治疗导致生存率下降。研究者总结出癌症导致脑卒 中的危险性被低估,将来研究重点是卒中与癌症之 间的具体机制。这需要在心血管风险预测评估系统 中加入癌症诊断,并需要效果良好的治疗策略预防 癌症患者出现脑卒中。

研究者表示,癌症增加静脉血液凝固性形成深 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已达成共识,但几乎没有研究涉 及癌症如何影响动脉系统。这项回顾性研究数据来 自SEER国家癌症登记处,该数据包括美国大约四 分之一的癌症患者,该数据库与美国65岁以上患者 医疗保险管理数据库相连接,以明确脑卒中诊断。 研究中包含5种类型的癌症:肺癌、结直肠癌、乳 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共分析了327 389名患 者,评估其卒中危险。每位患者都有一名未患癌症 的配对患者,在年龄、性别、种族、地理位置和合 并症上相匹配。

结果显示癌症患者与无癌症患者相比,卒中风 险增加,特别是诊断前3月内的肺癌、结直肠癌和 胰腺癌患者。随着时间进展危险逐渐下降,通常1 年后再无此表现。(来源:丁香园 ) 首部乳腺癌整合治疗指南发布

在美国,尽管对于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采取 补充治疗,但一直缺乏循证资源以帮助指导医生 和患者认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整合肿瘤学学会 (SIO)发布了乳腺癌整合治疗的第一个临床实践 指南,将特色治疗推荐为循证的支持治疗方案。该 指南近期发布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Monographs)。

制定指南的多学科团队对超过80种不同类型治 疗方法和30种干预措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 估,包括针灸、食品补充剂、瑜伽和冥想。团队推 荐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制定的分级系 统的修改版本作为开发和分级使用。(来源:丁香 园) 科学家确认卵巢癌一对重要的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是卵巢癌种类中恶 性程度很高的一种,对化疗不敏感且预后不良。 近日,研究人员找到了OCCC发生的两个重要基 因ARID1A和PIK3CA,当这两种基因同时发生突 变,OCCC的发生率是100%。

根据以前的癌症基因组测序的结果,研究人 员已经知道ARID1A是很多肿瘤,包括OCCC的抑 癌基因,并且在OCCC中突变率很高。不过最近 研究发现,ARID1A单独突变不足以导致OCCC 的形成,除非同时有另一个编码磷酸肌醇3-激酶 催化亚基的基因—PIK3CA的超表达。在小鼠身 上沉默ARID1A同时激活PIK3CA后,小鼠发展 出具有高度渗透性的肿瘤,与OCCC病理类型相 似,出现血型腹水,最后生存期都未超过7.5周。 随后科研人员在小鼠身上实验一种PI3K抑制药物 BKM120,发现肿瘤生长得到抑制,小鼠的存活 期显著延长。研究人员表示PIK3CA基因突变就如 同一个控制细胞生长的催化剂,与ARID1A突变结 合,就能使促癌作用加速。

总的来说,确定ARID1A和PIK3CA突变对 OCCC发展的作用能帮助未来研究新的卵巢癌药 物,更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早期 OCCC筛查或者预防。(来源:生物谷) 患肝硬化和肝癌:慢性丙肝是重要诱因

第65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 上,中国首个丙肝病毒和人类基因多态性流行病 学调查(CCgenos)关于中国丙肝患者治疗情况的 子研究的第一年研究结果首次公布。512名患者中 逾1/3的丙肝患者没有在确诊后第一年接受抗病毒 治疗。专家指出,丙肝危害不亚于乙肝,慢性丙 肝也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诱因。

与会专家介绍,除干扰素禁忌症患者外,开 始治疗的患者中大概有1/10不能耐受干扰素治疗, 还有干扰素无应答复发的患者,都无法从干扰素 中获益。现有的慢性丙肝标准治疗方案,在基因 1型患者中治愈率仅为44%至70%,而且该治疗可 能带来的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和溶血、肾脏损 害、精神异常、皮肤损害等影响,都令患者难以 长期坚持。

近年,口服抗丙肝病毒的小分子药物迅速发 展,治愈率大大提高,且患者不良反应大大低于 干扰素,给那些无法使用干扰素或无法耐受的患 者带来治愈的希望。(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