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研究  2015, Vol. 42 Issue (3): 305-310
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主办。
0

文章信息

李道娟,李倩,贺宇彤.2015.
LI Daojuan, LI Qian, HE Yutong. 2015.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趋势
Epidemiological Trends of Colorectal Cancer
肿瘤防治研究, 2015, 42(03): 305-310
Cancer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2015, 42(03): 305-310
http://www.zlfzyj.com/CN/10.3971/j.issn.1000-8578.2015.03.02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4-09-24
修回日期:2014-12-31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趋势
李道娟, 李倩, 贺宇彤     
050011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
摘要:结直肠癌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2012年全世界约有13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是世界第3高发恶性肿瘤,在世界男性发病排第3位,女性排第2位;死亡约69万例, 居恶性肿瘤第4位。2010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已超过27万,死亡病例13万以上。世界结直肠癌发病死亡比例均随时间而增加,且整体趋势为男性高于女性,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在发达国家,90%以上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但在发展中国家,患者发病年龄较小。本文以最新数据就世界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结直肠癌的防治策略提供病因依据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结直肠癌     发病率     死亡率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ical Trends of Colorectal Cancer
LI Daojuan, LI Qian, HE Yutong     
Cancer Institute, The Fourth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1,China
Abstract:Colorectal cancer has become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In 2012, there were about 1.36 million new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which was the third high incidence of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world, ranking No. 3 in males and No. 2 in females; there were about 690 000 death cases, ranking No. 4 in malignant tumors. In china, the number of new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had exceeded 270 000, and death more than 130 000 in 2010.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world are increased with time, and the overall trend is higher in males than that in females, higher in developed regions than that in less developed regions, higher in urban areas than that in rural area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onset age of ≥90% patients is≥50 years old, bu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onset age is younge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atest data on the epidemiological status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worl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cause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uture control strategies of colorectal cancer.
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Epidemiology    
0 引言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据世界卫 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资料显示,2012年全 世界约有13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居恶性肿瘤第 3位,位于肺癌、乳腺癌之后;死亡约69万例,位 于肺癌、肝癌和胃癌之后,居恶性肿瘤第4位[1]。 近10年来,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基 本稳定,但占全球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比例有 所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的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其 中发达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我国是结直肠 癌的低发区,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截止 2010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已超过27万, 死亡病例13万以上[3,4] 1 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

GLOBOCAN 2012[1]数据显示,全球结直肠癌 发病1 360 602例,位于肺癌、乳腺癌之后,居恶 性肿瘤第3位;世界结直肠癌死亡693 881例,位 于肺癌、肝癌和胃癌之后,居恶性肿瘤第4位。世 界男性结直肠癌发病746 298例,占男性恶性肿瘤 发病总数的10.0%,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前列腺 癌,排在第3位;死亡373 631例,位于肺癌、肝癌 和胃癌之后,为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世界 女性结直肠癌发病614 304例,位于第2位,仅次于 乳腺癌;死亡320 250例,世界女性结直肠癌死亡 位于乳腺癌、肺癌之后的第3位。而2008年全世界 约有120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2012年较2008年 增加13%,由此可见结直肠癌发病近年有增长趋热 势,且形势严峻,见表 1[1]

GLOBOCAN 2012[1]资料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 病253 427例,位于肺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之 后,居第5位,死亡139 416例,同样居第5位,位 于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之后。中国结直肠 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世界的0.83和0.88倍,是 亚洲国家的1.03和1.02倍。中国男性发病146 528 例,死亡79 074例,发病顺位和死亡顺位均位于 恶性肿瘤的第5位,次于肺癌、肝癌、胃癌、食管 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世界的0.82和0.89倍, 是亚洲国家的1.02和1.03倍。中国女性发病106 899 例,位于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的第4位,次于肺癌、 乳腺癌和胃癌,死亡60 342例,位于恶性肿瘤死亡 顺位的第4位,次于肺癌、胃癌和肝癌。中国女性 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世界的0.81和0.88 倍,是亚洲国家的1.05和1.02倍。我国结直肠癌发 病和死亡数在全世界和亚洲地区所占比例较高, 这也是我国深入探究结直肠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 素的根本原因,见表 1[1]

表 1 世界结直肠癌流行概况 Table 1 Colorectal cancer epidemiology in the world

2014年数据[4]显示,2010年全国结直肠癌新发 病例数约为27.48万,发病率为20.90/10万,占全 部恶性肿瘤的8.89%,位于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6 位,次于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 其中男性新发病例数约为15.74万,女性为11.75 万;男性中标率为女性的1.38倍,城市为农村的 1.49倍。2010年,全国结直肠癌死亡病例数约为 13.21万,死亡率为10.05/10万,见表 2[4]

表 2 2010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情况 Table 2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statistics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in China in 2010
2 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的时间趋势

GLOBOCAN 2000的资料显示2000年世界 结直肠癌新发944 700例,占世界常见恶性肿瘤 新发病例的9.4%;结直肠癌死亡492 400例,占 7.9%[6]。GLOBOCAN 2002显示2002年结直肠 癌新发1 023 152例,占9.4%;结直肠癌死亡528 978例,占7.9%[7]。GLOBOCAN 2008估计2008 年结直肠癌新发约1 233 000例,占9.7%;结直 肠癌死亡约608 000例,约占8.0%[5]。结直肠癌 发病和死亡占世界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比例缓 慢上升;其中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小幅上升;世 界女性结直肠癌世界标化发病率呈现降低趋势。 全球结直肠癌死亡占全球恶性肿瘤死亡比例逐年 上升;其中男性结直肠癌死亡占同期男性癌症死 亡的比例上升趋势更明显,而2002年到2008年 世界男性世界标化死亡率有所下降,2012又上升 到2002的水平;世界女性结直肠癌死亡占同期女 性恶性肿瘤死亡比例呈波动变化,整体呈上升趋 势,然而世界女性结直肠癌世界标化死亡率呈现 逐年下降趋势。由2000—2012年间的结直肠癌数 据显示随着时间变化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呈现上 升趋势,说明降低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仍是世界 性的共同问题,见表 3

表 3 GLOBOCAN 2000—2012世界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数据 Table 3 GLOBOCAN 2000—2012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statistics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in the world

结直肠癌是欧美发达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 根据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海关总署 (United States Customs Service,USCS)发布的 2003至2010年数据得出,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 标化死亡率均逐年下降,且发病率下降更明显。而 《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2003—2007》、《2011中国 肿瘤登记年报》《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及《中 国肿瘤》杂志刊载的数据显示[2,3,4,8,9],2003—2010年 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中标率随时间变化趋 势如下:2003—2008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2003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标化率为13.45/10 万,2008年为14.62/10万,增幅达8.70%。2009 年趋势有所缓和,2009年发病标化率为14.21/10 万。2010年急剧上升为16.14/10万,较2009年增长 13.58%。2003—2009结直肠癌死亡率波动幅度比较 小,2010年上升幅度比较大,发病率和死亡率整体 呈上升趋势,见图 1[2,3,4,8,9]。但美国发病死亡整体趋 势仍高于我国。中国肿瘤登记中心分析1989—2008 年结直肠癌发病情况显示[10]:中国城市肿瘤登记 地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从1989—1993年的20/10 万,上升到1994—1998年的23/10万,到1999—2003 年上升至27.5/10万,2004—2008年结直肠癌发病率 为35.3/10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城市女性结直 肠癌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中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 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从1989—1993年的8.4/10万, 上升到1994—1998年的9/10万,1999—2003年上升 至11.5/10万,2004—2008年发病率为15.4/10万,呈 现明显上升趋势,见表 4[10]。农村女性结直肠癌发 病率上升较男性更明显[10]。美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 亡数的降低归功于美国开展筛查技术及减少接触高 危因素。我国也应开展及时有效的筛查技术,由点 到面,循序渐进,直至普查,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逐渐降低。同时减少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的接触,实 现病因阻断。

图 1  2003—2010年美国与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标化率 的变化 Figure 1  Colorectal cancer AS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America and China,2003—2010
表 4 1989—2008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情况 Table 4 The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in China,1989—2008
3 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的地区分布特征

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 差异。总体而言,发达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高 于欠发达地区,男女发病地域分布趋势一致。 GLOBOCAN 2012资料显示[1],发达地区结直肠癌 新发病例为736 867例,世界标化发病率为29.2/10 万,占世界同期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12.1%;欠 发达地区新发病例为623 735例,世界标化发病率 为11.7/10万,占发病总数的7.8%。澳大利亚/新西 兰、欧洲和北美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最高,其中澳 大利亚/新西兰男性和女性世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 44.8/10万和32.2/10万,而西非、中非和中南亚发 病率最低,其中西非男性和女性世界标化发病率 分别为4.5/10万和3.8/10万,发病率高发地区是低 发区的10倍。值得注意的是,在捷克和日本的男 性大肠癌发病率已经超过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 利亚所观察到的发病率峰值,而上述三个国家结 直肠癌发病率已降低或处于稳定水平[11]。GLOBOCAN 2012资料显示,2012年西班牙、东亚一些国 家及东欧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仍继续升高,而女 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在东亚一些国家有所降低,在 东欧有所升高;捷克和日本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 仍高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男性发病率[11]

发达地区结直肠癌死亡率同样高于欠发达地 区。发达地区结直肠癌死亡333 113例,世界标 化死亡率11.6/10万,占世界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 11.6%;欠发达地区死亡360 768例,世界标化死亡 率6.6/10万,占死亡总数的6.8%。男女结直肠癌死 亡率最高的在中、东欧,男女性世界标化死亡率分 别为20.3/10万和11.7/10万,最低的在非洲西部,男 女性世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5/10万和3.0/10万[1]。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也存在地区差 异,高收入地区高于低收入地区,城市高于农村, 东部城市高于中、西部城市,西部农村发病率、死 亡率均高于中、东部农村。七大行政区中,华南地 区,尤其是华南城市地区,发病率较高;西北地区 发病率最低。西南地区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2010 年,我国城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26.70/10万,农 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15.01/10万,城市发病率比 农村高1.78倍。城市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为12.57/10 万,农村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为7.48/10万,城市死亡 率比农村高1.68倍。东部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为 21.50/10万,中部地区为20.33/10万,西部地区为 20.64/10万,东中部发病比为1.06;东部地区结直 肠癌死亡率为10.28/10万,中部地区为9.18/10万, 西部地区为10.74/10万,西中部死亡比为1.17。在 东南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65.13/10万,正在逼近该地区居首位的肺癌发病率 87.44/10万[3,4]

2010年我国145个肿瘤登记点上报的结直肠癌 症数据显示,发病率位于前五位的城市或地区分 别是深圳、厦门市区、吉林通化、广州和湖南岳 阳楼区,其发病率(中标率1/10万)分别为42.85、 29.37、24.91、23.01和21.77。发病率位于后五位 的城市或地区分别是江苏海安县、山东滕州市、 江苏涟水县、厦门同安区和江苏泰兴市,其发病 率(中标率1/10万)分别为5.02、4.93、4.90、4.64 和4.06。结直肠癌死亡率顺位与发病顺位有所变 化,其中死亡率(中标率)前五位分别是厦门市 区(11.69/10万)、保定市(10.79/10万)、吉林通 化市(10.36/10万)、成都彭州市(10.24/10万)和 成都龙泉驿区(9.41/10万),后五位分别是河南 西平县(2.18/10万)、辽宁康平县(2.18/10万)、 河南济源市(1.96/10万)、江苏涟水县(1.82/10 万)、河南禹州市(1.40/10万)。可见结直肠癌高 发地区与低发地区差异较大,这与不同地区的生 活方式、环境和饮食的不同有着密切的联系,这 一观点已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证实。 4 结直肠癌性别、年龄别发病率及死亡率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性 增加。在发达国家,90%以上患者年龄在50岁以 上,美国发病高峰为75岁,40岁以下发病少于 6%[12,13]。英国发病高峰年龄为70岁,5%~10%为80 岁[14]。但在发展中国家,患者发病年龄较小,泰 国报道结直肠癌患者平均年龄为61.2岁,83.9%的 患者在50岁以上[15]。菲律宾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年 龄平均为55.3岁,≤40岁者占17%。埃及结直肠癌 发病率低,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38%在40岁以 下,仅15%患者大于60岁[16]。结直肠癌年龄别发病 率整体的趋势是发达国家结直肠癌发病较发展中 国家晚。

世界范围内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普遍高于女性。GLOBOCAN 2012资料[1]显示世界 男女发病和死亡数比分别为1.21和1.17,发达地区 分别为1.18和1.11,欠发达地区为1.26和1.22,亚 洲为1.34和1.26,非洲西部为1.11和1.10,澳大利 亚/新西兰为1.21和1.16。

2010年[4],我国城市、农村男女发病率与死 亡率情况见表 2。东部地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 为23.59/10万,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为19.32/10 万,男女发病率比为1.22;男性结直肠癌死亡 率为11.34/10万,女性结直肠癌死亡率为9.18/10 万,男女性死亡率比为1.24。中部地区男性结直 肠癌发病率为22.78/10万,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 为17.78/10万,男女发病率比为1.28;男性结直 肠癌死亡率为10.49/10万,女性结直肠癌死亡率 为7.81/10万,男女性死亡率比为1.34。西部地区 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3.79/10万,女性结直肠 癌发病率为17.31/10万,男女发病率比为1.37; 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为12.57/10万,女性结直肠 癌死亡率为8.81/10万,男女性死亡率比为1.43。 由此看出我国西部地区结直肠癌发病死亡性别差 异最大,我国不同地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 亡率均较女性高。

我国2010年结直肠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 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在50岁年龄组以下较低, 50岁以上开始迅速升高,70岁以上年龄组达到最 大值,80岁后有所下降。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整 体趋势高于女性。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随年龄组 增大逐渐增加,但增加速度不同,在50岁以下结 直肠癌死亡率较低,50岁后快速上升,80岁以上 年龄组是最高死亡率组。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病 和死亡年龄趋势基本一致,除中西部农村地区发 病率在60岁以上年龄组保持平稳外,70岁以上年 龄组再次急剧上升,80岁以上年龄组又下降;中 西部农村地区死亡率在60岁以上年龄组保持平 稳,70岁以上年龄组上升,西部农村死亡率在75 岁上升至顶峰后开始下降。 5 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率的种族与宗教分布特征

20世纪80年代,多数地区白人结直肠癌发病 率比非白人高,90年代后,美国黑人的发病率已 经超过白人,美国不同种族间的结直肠癌发病与 死亡率均有所差异[17],在2010年,黑人结直肠癌 的发病率最高,之后依次为白人、西班牙人、亚 洲/太平洋岛人和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州本地 人。男性黑种人的死亡率较其他种族都高,其次 为白种人、西班牙、美国印第安/阿拉斯加本地和 亚洲/太平洋岛男性。女性黑种人也较其他种族 高,之后依次为白种人、亚洲/太平洋岛、美国印 第安/阿拉斯加本地和西班牙女性。造成这种差异 的主要原因是非裔美国人享受的医保待遇比白种 人差,癌前筛检不足,此外,还与非裔美国人同 白种人在生活环境、收入差异、教育待遇差距上 等方面有关。 6 结语

综上,据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研究可知,结直 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仍呈上升趋势。有效 的实施筛查技术和减少高危因素的接触是降低结 直肠癌发病的根本措施。我国虽实施了“数量化高 危因素序贯筛查方案”,但初筛率不高,筛查顺应 性亟需改进。同时我们应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 保持低脂、高纤维、膳食蔬菜水果的饮食方式, 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 乐观的心理;严格实施“三早”预防措施,改进筛 查技术,提高筛查的有效性,及早消除癌前病 变;积极治疗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治疗为主,放 化疗、免疫治疗等为辅,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生 活质量,延长其寿命。最大程度的降低结直肠癌 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竭力治愈结直肠癌患者,使 结直肠癌成为真正的可防可治疾病。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Colorectal cancerestimated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 in2012[EB/OL]. http://globocan.iarc.fr/Pages/fact_sheets_cancer.aspx.
[2] Zhao P, Chen WQ, Kong LZ. Colon, Rectum&Anus [M]//Chen Q,Sun XB. Chinese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2003-2007.Beijing:National Cancer Center,2012: 66-78. [赵平, 陈万青,孔灵芝. 结直肠与肛门癌[M]//陈琼, 孙喜斌. 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2003-2007. 北京:国家癌症中心, 2012: 66-78.]
[3] Chen WQ, Zhang SW, Zeng HM, et al. Report of cancer incidence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0[J]. Zhongguo Zhong Liu, 2014,23(1): 1-10. [陈万青, 张思维, 曾红梅, 等. 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J]. 中国肿瘤, 2014, 23(1): 1-10.]
[4] Chen WQ, Peng XB. Epidemiology of colorectal cancer[M]//LiDJ, Zhu CX, Li Q,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mmoncancers in digestive system. Beijing: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Press, 2014: 234-49. [陈万青, 彭侠彪.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M]//李道娟, 朱超熙, 李倩, 等. 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预防和控制.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4: 234-49.]
[5] Ferlay J, Shin HR, Bray F, et al. Estimates of worldwide burdenof cancer in 2008: GLOBOCAN 2008[J]. Int J Cancer, 2010,127(12): 2893-917.
[6]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 Estimating the world cancerburden: Globocan 2000[J]. Int J Cancer, 2001, 94(2):153-6.
[7]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 CA Cancer J Clin, 2005, 55(2):74-108.
[8] He Jie. Colon, Rectum&Anus[M]//Chinese Cancer RegistryAnnual Report. Beijing: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11:50-2. [赫捷. 结直肠肛门[M]//2011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北京:国家癌症中心, 2011: 50-2.]
[9] He Jie, Chen WQ. Colon,Rectum&Anus[M]//Chinese CancerRegistry Annual Report. Beijing: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12:56-9.[赫捷, 陈万青. 结直肠肛门[M]//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北京:国家癌症中心, 2012: 56-9.]
[10] Zeng HM, Chen WQ.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in China:state of the art[J]. Hua Xue Jin Zhan, 2013, 25(9): 1415-20.[ 曾红梅, 陈万青.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J]. 化学进展,2013, 25(9): 1415-20.]
[11] 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 CACancer J Clin, 2011, 61(2): 69-90.
[12] Boyle P, Leon ME. Epidemiology of colorectal cancer[J]. Br MedBull, 2002, 64: 1-25.
[13] Hill LB, O'Connell JB, Ko CY. Colorectal cancer: epidemiologyand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J]. Surg Oncol Clin N Am, 2006,15(1): 21-37.
[14] Wan DS.Epidemiologic trend of and strategies for colorectalcancer[J]. Ai Zheng, 2009, 28(9): 897-902.[万德森. 结直肠癌流行趋势及其对策[J]. 癌症, 2009, 28(9): 897-902.]
[15] Kaw LL Jr, Punzalan CK, Crisostomo AC, et al. Surgicalpathology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Filipinos: implications forclinical practice[J]. J Am Coll Surg, 2002, 195(2): 188-95.
[16] Abou-Zeid AA, Khafagy W, Marzouk DM, et al. Colorectalcancer in Egypt[J]. Dis Colon Rectum, 2002, 45(9):1255-60.
[17]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olorectal CancerRates by Race and Ethnicity[EB/OL]. http://www.cdc.gov/cancer/colorectal/statistics/rac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