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信息
- 李述刚, 张学飞, 庞丽娟, 陈瑜, 贾丽萍, 姜新华, 闫贻忠, 李锋.
- LI Shugang, ZHANG Xuefei, PANG Lijuan, CHEN Yu, JIA Liping, JIANG Xinhua, YAN Yizhong, LI Feng.
- 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研究
- Disease Burden of Malignant Neoplasms in Cancer Registries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rops in 2010
- 肿瘤防治研究, 2015, 42(10): 1011-1015
- Cancer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2015, 42(10): 1011-1015
- http://www.zlfzyj.com/CN/10.3971/j.issn.1000-8578.2015.10.01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4-10-17
- 修回日期: 2015-01-04
2. 832000 石河子,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科;
3. 832000 石河子,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统计科;
4. 832000 石河子,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病案统计科
2. Department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hihezi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ihezi 832000, China;
3. Department of Medical Case Statist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chool of Medicin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China;
4. Department of Medical Case Statistics, Shihezi People’s Hospital, Shihezi 832000, China
恶性肿瘤已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WHO数据显示,2008年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为76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3.33%,其中有80%的死亡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且60岁之前死亡人数占29%。据估计,2015年世界将有9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2030年将超过1100万人[2]。2010年,仅我国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就占全球27%[3]。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2005、2010和2012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24.86/10万、162.87/10万和164.51/10万,均位于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4]。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居民死因顺位中排第二位,已成为影响兵团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5]。本文分析了兵团肿瘤登记地区2010年居民恶性肿瘤疾病监测资料,计算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为兵团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并为评价恶性肿瘤的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人口资料来源人口数据来源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肿瘤登记地区(第七师、第八师)公安局公布的2010年人口数及年龄别构成。
1.1.2 死亡资料来源收集本辖区居民的死亡证明书,并按“疾病、损伤和死因分类的国际统计分类手册”的要求确定根本死亡原因,筛选其中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ICD-10:C00.0-C97)的病例,排除根本死因为“诊断不明”和“其他原因”的死亡病例,并对数据进行审核、质控、编码、输入数据库。全部疾病的编码采用ICD-10。
1.1.3 发病资料来源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肿瘤登记报告办法》,采用统一的恶性肿瘤报告卡,收集具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肿瘤登记地区(第七师、第八师)户籍的恶性肿瘤病例,并根据卫生部《肿瘤随访登记技术方案》和《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要求,纳入诊断为恶性肿瘤(ICD-10:C00.0-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病例,排除具有多个原发部位的病例,然后录入数据库。采用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指标病理诊断比例(MV%)、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死亡/发病比(M/I)等进行评价,新疆兵团肿瘤登记地区肿瘤登记数据以上指标分别为MV%为54.34%,DCO%为9.60%,M/I为0.53,未指明部位及原发部位不明(继发)的恶性肿瘤病例所占的比例(O&U%)为0.20%。
1.2 分析指标
潜在减寿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计算公式[6]:,式中L为生存时间,采用70岁,X为年龄组组中值,dx为各年龄组的死亡人数;PYLL率(‰)=PYLL÷N×1000‰,式中N为早死年龄域上下限之间的总人口数;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of life years,DALY)的计算公式[7, 8]:DALY=YLL+YLD,YLL为死亡损失生命年,YLD为伤残损失生命年。
YLL和YLD可分别由如下公式直接计算:
YLL=NDWCe(rα)/(β+r)2{e-(β+r)(L+α)[-(β+r) (L+α)- 1]-e-(β+r)α[-(β+r) α-1]}
YLD=IDWCe(rα)/(β+r)2{e-(β+r)(L+α)[-(β+r) (L+α)- 1]-e-(β+r)α[-(β+r) α-1]}
式中,N是年龄别、性别死亡人数;I是新发病例数;DW为伤残权重(死亡取值为1),r是贴现率,取0.03;C是年龄权重调整常数,取0.1658;β是年龄权重函数参数,取0.04;α是发生死亡或残疾的平均年龄。L为标准期望寿命,男性为80岁,女性为82.5岁。
伤残权重直接采用2004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的经治疗的权重值。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DISMOD2软件,用中国所在的WPRO B1区的基础数据和肿瘤类别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等资料,推算出各种肿瘤不同发病年龄的平均病程,直接计算YLD,加上从死亡登记数据计算的YLL,获得DALY。实际计算时直接采用世界银行的计算模块进行。
2 结果 2.1 2010年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死亡情况2010年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总数为849例,其中男性526例、女性323例,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13.36/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中国与世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9.08/10万、72.03/10万与99.14/10万,女性分别为87.13/10万、45.82/10万与59.77/10万,男性均高于女性,见表 1。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在0到29岁处于较低水平,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亡率为967.82/10万。男性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与男女合计基本一致。其中,男性年龄别死亡率从30岁年龄组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8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峰,死亡率为1620.89/10万;女性则有所不同,从35岁年龄组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8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峰,死亡率为462.96/10万,在85岁以后有所下降。从65岁年龄组开始,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见图 1。
![]() |
![]() |
图 1 2010年新疆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Figure 1 Mortality of malignant neoplasms in cancer registries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rops(XPCC) in 2010 |
兵团肿瘤登记地区2010年全部恶性肿瘤PYLL随着年龄的增加,各年龄段恶性肿瘤PYLL率呈现增长的趋势。女性PYLL在4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峰,男性PYLL在4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峰。PYLL率从30岁开始逐渐上升,在50岁年龄段达到高峰,且45岁(除了60岁年龄组)之后男性高于女性,见表 2、图 2。
![]() |
![]() |
图 2 2010年新疆兵团肿瘤登记地区PYLL和PYLL率 Figure 2 PYLL and PYLL rates of malignant neoplasms in cancer registries division of XPCC in 2010 |
2010年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损失的DALYs为9 842.76个,其中残疾损失的健康生命年(YLDs)为622.61个,早死损失的健康生命年(YLLs)为9 220.15个,男性损失的DALYs为5 439.08个,包括残疾损失的健康生命年(YLDs)333.47个,早死损失的健康生命年(YLLs)5 105.61个,女性损失的DALYs为4 403.68个,包括残疾损失的健康生命年(YLDs)289.14个,早死损失的健康生命年(YLLs)4 114.54个,见表 3。恶性肿瘤疾病负担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0到25岁年龄组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轻,30岁年龄组开始增加,在6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且从65岁年龄组以后,男性DALYs均高于女性,见图 3。全部恶性肿瘤YLLs率、YLDs率和DALYs率分别为12.31‰、0.83‰和13.14‰,男性YLLs率、YLDs率和DALYs率分别为13.50‰、0.88‰和14.38‰,女性YLLs率、YLDs率和DALYs率分别为10.88‰、0.78‰和11.88‰。随着年龄的增加YLLs率、YLDs率和DALYs率均出现上升趋势,在0到25岁年龄组,处于较低水平,30岁年龄组开始逐渐升高,YLLs率和DALYs率在6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峰,且从65岁年龄组开始男性高于女性,见表 4。
![]() |
![]() |
图 3 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年龄分布 Figure 3 Age distribution of malignant neoplasms disease burden in cancer registries division of XPCC |
![]() |
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人数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恶性肿瘤导致的疾病负担也逐渐增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与全国类似,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人数也呈现上升趋势[5]。恶性肿瘤已经是威胁兵团肿瘤登记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通过死亡率、PYLL、DALY指标对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进行计算,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和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卫生服务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死亡率计算简单,资料收集容易,常用于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的一般性描述。2010年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低于同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平均死亡水平(148.81/10万、中标率113.92/10万)[9]。这可能由于本地区前期恶性肿瘤的死亡基础资料薄弱,死亡数据可能有漏报,这一结果还有待于长期观察。
PYLL可以将各年龄组死亡对人群寿命的影响反映出来,突出早死对人群期望寿命危害性。本次研究发现兵团肿瘤登记地区PYLL为11 603.5人年,PYLL率高于兵团死因分析中恶性肿瘤平均水平(7.97‰)[5]和重庆市水平(9.31‰)[10]。这可能由于兵团肿瘤登记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以及环境恶化导致的居民恶性肿瘤暴露机会增加;也与当地居民生活行为习惯导致的肥胖和超重人群较多有一定关系,有报道称肥胖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病因[11]。
DALYs可以综合反映早死与疾病伤残两种健康效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本次研究表明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DALYs与WHO的GBD2004中国区数据(男性、女性、男女合计的DALYs分别为17.54/千人、11.64/千人、14.71/千人)[1]相比,女性DALYs率高于GBD2004中国区水平,且高于2008年广州市水平(女性DALYs为9.69/千人)[12],究其原因,可能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高[13],以及部分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放疗和化疗效果较好,可以适当延长生存期,引起DALYs增高。
从性别分布特征来看,兵团肿瘤登记地区2010年男性恶性肿瘤的死亡率、PYLL率、DALYs率均高于女性,与许红等[10]的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男性吸烟、过量饮酒、消瘦或超重、体力活动少、蔬菜水果摄入量过少等不良生活习惯多以及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可以引起基因突变等因素导致的恶性肿瘤肿瘤发病、死亡较高有关。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者报道的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14]、PYLL、PYLL率[15]高于女性一致。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兵团肿瘤登记地区中老年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重,说明恶性肿瘤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最为明显,陈晋等的研究也提示,肿瘤的疾病负担大部分由中老年人群承担[16]。这一结果与尚明等[17]对我国恶性肿瘤的研究结果及山东[18]、重庆[10]等地的研究一致。老年人恶性肿瘤高发主要是致癌因子长期作用的结果,以及全身性伴随疾病较多,各脏器的代偿能力下降等原因。
综上所述,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重,男性高于女性,中老年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高,应加强肿瘤的早诊早治项目,减轻居民肿瘤疾病负担。今后的研究应将重点放在基层卫生机构的肿瘤防治上,针对各肿瘤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加大肿瘤防治健康教育力度,提出有效的肿瘤防治策略,从而降低肿瘤的疾病负担。
[1]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04Update[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 6-7. |
[2]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diseases 2010[R].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
[3] | “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EB/OL].[2014-09-26]. Available: http://www.healthdata.org/search-gbddata?s=china. |
[4]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inistry of Health. China HealthStatistics Yearbook 2013[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ublishinghouse, 2013: 33-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3[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33-57.] |
[5] | Zhang GQ, Liu B, Jing W, et al. Analysis on death causes ofresidents in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rops from2008 to 2012[J]. Zhonghua Ji Bing Kong Zhi Za Zhi, 2014, 18(6):522-5. [张国强, 刘博, 敬文, 等. 2008-201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居民死因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6): 522-5.] |
[6] | Xie W. Study on calculation of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J].Shanghai Yu Fang Yi Xue Za Zhi, 2002, 14(18): 363-5. [谢维. 减寿年数指标计算探讨[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2, 14(18): 363-5.] |
[7] | Devleesschauwer B, Havelaar AH, Maertens de Noordhout C, et al.DALY calculation in practice: a stepwise approach[J]. Int J PublicHealth, 2014, 59(3): 571-4. |
[8] | Yu SZ. Epidemiology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second lecture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computer computing[J]. Zhonghua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2007, 28(9): 922-5. [俞顺章. 流行病学与计算机应用第二讲伤残调整寿命年的计算机计算[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9): 922-5.] |
[9] | Chen WQ, Zhang SW, Zeng HM, et al. Report of cancer incidence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0[J]. Zhongguo Zhong Liu, 2014,23(1): 1-10. [陈万青, 张思维, 曾红梅, 等. 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J]. 中国肿瘤, 2014, 23(1): 1-10.] |
[10] | Xu H, Liu DW, Mao DQ, et al. Disease burden of malignantneoplasms in urban residents of Chongqing[J]. Zhongguo GongGong Wei Sheng, 2009, 25(11): 1283-5. [许红,刘达伟, 毛德强,等. 重庆市居民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 2009,25(11): 1283-5.] |
[11] | Ying TP, Liu JB, Qing JM, et al. Residents prevalence survey ofmajor chronic diseases in a populat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and construction corps in 1998-2010[J]. Ji Bing Yu Fang KongZhi Tong Bao, 2014, 29(1): 7-9. [殷泰平, 刘金宝, 秦江梅, 等.1998—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4, 29(1): 7-9.] |
[12] | Pan BY, Liang BH, Du L, et al. Research on disease burden ofmalignant neoplasm in Guangzhou citizen[J]. Re Dai Yi Xue ZaZhi, 2011, 11(1): 85-7, 98. [潘冰莹, 梁伯衡, 杜琳, 等.广州市居民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11, 11(1): 85-7,98.] |
[13] | Chen R, Li TF, Wang XL, et al.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of cervical carcinoma of 2 417 cases in Xinjiang[J]. ZhonghuaZhong Liu Fang Zhi Za Zhi, 2008, 15(5): 329-31. [陈锐, 李庭芳,王新玲, 等. 新疆自治区宫颈浸润癌2417例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8, 15(5): 329-31.] |
[14] | Liu X, Huang J, Zheng Y, et al. Mortality of malignant tumoramong different ethnic populations in Xinyuan County, 2007—2010[J]. Zhongguo Gong Gong Wei Sheng, Jan 2013, 29(1): 90-3.[刘翔, 黄瑾, 郑勇, 等. 新源县不同民族居民2007—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1): 90-3.] |
[15] | Li SG, Chen YZ, Jia LP, et al. An analysis of cancer incidence andmortality in 2010 in Shihezi, Xinjiang[J]. Zhongguo Zhong Liu,2014, 23(7): 547-51. [李述刚, 陈云昭, 贾丽萍, 等. 新疆石河子市2010 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流行特征[J]. 中国肿瘤, 2014,23(7): 547-51.] |
[16] | Chen J, Wang J, Liu Y, et al. YLL of malignant neoplasm inShiyan City, 2007—2009[J]. Yu Fang Yi Xue Qing Bao Za Zhi,2013, 29(12): 1031-3. [陈晋, 王静, 刘颖, 等. 2007—2009年湖北省十堰市恶性肿瘤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3, 29(12): 1031-3.] |
[17] | Shang M, Li SX. Research advance on burden of malignantneoplasmas[J]. Zhonghua Zhong Liu Fang Zhi Za Zhi, 2012,19(24): 1923-6. [尚明, 李士雪. 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2, 19(24): 1923-6.] |
[18] | Sai JY, Guo XL, Lu ZL, et al. Disease burden of malignanttumors in residents of Wendeng, Shandong province in 2012[J].Zhongguo Yu Fang Yi Xue, 2014, 15(3): 249-52. [赛金玉, 郭晓雷,鹿子龙,等. 山东省文登市2012年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 2014, 15(3): 24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