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周俊芬,刘玉林,陈宪,袁子龙,王明伟,闫卫鹏,陈长春. 2015.
- 家族性Ⅰ型神经纤维瘤2例报告
- 肿瘤防治研究, 2015, 42(01): 96-98
- http://www.zlfzyj.com/CN/10.3971/j.issn.1000-8578.2015.01.024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3-09-10
- 修回日期:2014-05-15
Ⅰ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Ⅰ,NF1), 也称Von Recklinghausen病或周围型神经纤维瘤 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病,发病率约 1/3 000~1/3 500[1],其中50%的病例来自基因突变, 是突变率最高的遗传病之一,50%的病例因家族性 起病,但家族性影像学表现在国内外报道较少,临 床中发现同一家族中兄弟两人同患NF1,现报告如 下。 1 病例资料
病例1,男,42岁,右髋部肿块20年,因该肿 块突然增大1月入院,患者自述10年前因面部纤维 瘤曾行手术治疗。体检全身头面部、躯干及四肢 多处牛奶咖啡斑(最大的直径约20 mm)及皮下多 发神经纤维瘤结节(最大的直径约11 mm)。右髋 部外侧扪及质软肿块,表面光滑,轻度压痛; 行CT和MRI 检查,CT示: 肿块约9 2 mm×56 mm,内部密度不均,见片状高密度影,邻近骨质 受压,硬化毛糙,呈杯口状改变,见图 1A;MRI 示:肿块T1WI边缘呈稍低信号影,内部可见团片 状高信号影,见图 1B;T2WI脂肪抑制序列肿块内 部呈低信号影,边缘环形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 呈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
病例2,男,34岁,因发现右前臂肿块入院, 查体:全身胸背部及四肢多处牛奶咖啡斑(最 大的直径超过15 mm),多发皮下结节(最大约 20 mm×20 mm),质软不粘连,见图 2A。首次行 MRI检查,发现右前臂近肘关节处肿块及手臂皮 下多个结节,追问家族史,自诉其母及两位哥哥 有相似病史;其中1例即病例1。本例患者既往于 2013年2月在我院行面部神经纤维瘤切除。影像学 检查所见:(1)右侧腋窝肿块MRI示T1WI稍低 信号T2WI高信号影,大小约36 mm×40 mm,见图 2B,背部皮下多发软组织信号结节影,大者直径 约17 mm;CT 示肿块呈稍低密度影,边界光滑; (2)右前臂肿块MRI示肌间隙长T1长T2信号肿块 影,其内见纤维分隔,大小约72 mm×49 mm,见 图 2C,CT肿块呈稍低密度影,与周围肌肉分界欠 清,另见手臂皮下多发软组织结节影;(3)MRI 全身神经根成像及横断及冠状位见腰椎两侧脊神 经根旁多发结节及肿块,与神经根相连,部分突入 椎间孔,见图 2B,另见全身多处皮下软组织结节; CT横断位示腰椎两侧脊神经根旁多发稍低密度结 节及肿块,边界光滑;(4)骶前巨大软组织肿块 MRI示T1呈等信号,T2高信号,内信号不均,边 界尚清,肿块约120 mm×98 mm,部分与椎间孔相 连,CT示肿块呈稍低密度,部分与突入骶孔,邻 近骨质受压吸收破坏,骨皮质毛糙变薄,见图 2D。
2 结果病例1:术中所见:右侧髋部肿块,明显突出 于皮肤,大小约100 mm×60 mm,质软,不活动, 肿块侵犯右侧髂骨及右侧臀部肌肉;病理:右髋 部肿块120 mm×70 mm×80 mm,切开见直径90 mm 囊,内见陈旧性出血,诊断:神经纤维瘤伴出血 囊性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im(+)、 S-100(+)、CD57(-)、NSE(+)、SMA (-)、HHF-35(局灶+)、P63(-)、CD34 (灶+)、Ki 67(3%+)。镜下观察示:瘤细胞 呈典型的定向排列分布,细胞核纤细深染,胞质 细丝状,可见不等的胶原细丝背景。本例出现多 灶性Wagner Meissner小体,见图 3A。
病例2:术中见右前臂肌群深面肿块,淡黄 色,表面包膜完整,与肌肉无粘连,边界清,大 小约80 mm×60 mm,见图 3B。面部结节病理示 带皮肤组织10 mm×10 mm×8 mm,切开全取,皮 下见直径8 mm灰白结节,有黏液样变区,诊断: 符合神经纤维瘤病。低倍镜下见瘤组织在表皮下 弥漫生长,没有明显界限。瘤细胞核纤细浓染, 稍扭曲,无明显异型性,胞质红染,细丝状。右 前臂肿块70 mm×50 mm×40 mm,部分包膜呈黏 液状,诊断:神经纤维瘤伴黏液样基质。镜下细 胞形态与面部的相似,但间质显著黏液变,见图 3C,这种改变的神经纤维瘤好发于四肢。2例患者的瘤细胞均形态温和,无明显异型性和核分裂 相,无坏死,均为良性神经纤维瘤。
3 讨论神经纤维瘤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 常致多系统损害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定 位分为Ⅰ型(NF1)和Ⅱ型(NF2)。其中NF1型 主要特征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 经纤维瘤,外显率高,基因位于染色体17q11.2, NF2型基因定位在22q12. 2,两者均属抑癌基因。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于1988年提出了的NF1的 统一诊断标准[2],包括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即可诊 断为NF1:(1)6个或6个以上的牛奶咖啡色斑, 其在青春期前患者最大直径>5 mm,青春期后患者 最大直径>15 mm;(2)≥2个任何类型的神经纤 维瘤,或≥1个丛状神经纤维瘤;(3)腋窝或腹股 沟雀斑;(4)视神经胶质瘤;(5)2个或2个以上 的Lisch结节(虹膜黑色素错构瘤);(6)有特征 性骨损害,如蝶鞍发育不良、长骨皮质变薄或假 关节;(7)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 患NF1。本组2例均符合以上(1)、(2)、(7) 条诊断标准,其全身牛奶咖啡斑>15 mm,全身躯 干、面部及四肢均见多发皮肤软纤维瘤,较为典 型,其家族中有母亲及兄弟3人共4人同时患病。本 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如眼、骨骼、血管、内 分泌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并可伴有智力发 育障碍,先天性发育不良及恶性肿瘤。本组2例均 未行基因检测,还有待进一步检查。
本组病例1右侧髋部肿块,病理证实为神经 纤维瘤伴出血囊性变。出现典型的多灶性Wagner- Meissner小体。大的弥漫性神经纤维瘤常含这种特 征性的像触觉小体一样的结构,需与神经束膜瘤 鉴别。
本组病例2表现为两侧脊神经根旁多发肿块, 肿块部分突入椎间孔,骶前巨大肿块,部分突入骶 管,伴骨质破坏吸收硬化;其右前臂肿块需与黏液 样脂肪肉瘤鉴别,镜下形态相似,因本例有典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家族史、临床表现,不难诊断。本例 病灶的生长位置深,病灶分散,体内病灶的发现和 分布情况只能通过影像检查发现,MRI的全身扫描 是发现病灶体内分布个数和位置的最佳检查手段, 能较好显示肿块与神经根的联系。
NF1患者相关肿瘤发生于腹腔及腹膜后多见, 早期不易出现症状。本组病例1因肿块突然长大怀 疑恶变来就诊,病例2自觉右前臂肿块增大而来院 要求手术,此2例均因肿块位置表浅而发现,病例 2腋下、两侧脊神经根旁肿块及骶前巨大肿块均 系笔者给患者行全身MRI检查时发现,患者无自 觉症状。腹部发生的NF1相关性肿瘤主要分为以 下5类:神经源性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非神经 源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胚胎性肿瘤以及其他类的肿瘤如腺癌、血 液系统肿瘤等[3],文献报道约25%的NF1患者合并 GIST;且GIST合并NF1与单纯GIST相比,发病年 龄更小,肿瘤表现多中心发生,多发生于小肠,瘤 细胞呈梭形,核分裂少见,免疫组织化学CD34、 CD117均表达阳性,缺乏KIT、PDGFRA突变,对 甲磺酸伊马替尼等治疗无应答[4],此2例并未发现 肠道肿块,是否有较小肿块因未行增强检查而漏诊 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NF1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约为10%~20%, 且多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5],概率约2%, 同时也可合并非神经源性恶性肿瘤,如横纹肌肉 瘤、肾母细胞瘤等。MPNST是NF1患者最常见的 恶性肿瘤[6],好发于颅内、椎管内、脊神经根和 周围神经,如胸部的后纵隔,肢体的近端及腹膜 后脊柱两侧,多由丛状神经纤维瘤或脊神经根神 经纤维瘤进展而来,预后差于散发性MPNST。 其5年生存率为16%~38%,而散发性MPNST为 42%~57%[7],本组病例2骶前巨大肿块,部分突入 骶管内伴骨质破坏吸收硬化,是否恶变还有待病 理证实,因患者拒绝进一步手术治疗,故无从证 实; Reilly等[8]通过转基因鼠实验证实,高级别恶 性肿瘤的发生可能与NF1患者原发或继发p53基因 的突变有关,NF1基因协会已公布276种突变[9], 其中30%~50%的病例由自然突变所致[1]。
除合并肿瘤外,文献报道头部MRI检查NF1常 见脑实质异常T2WI高信号,这种异常T2H存在于 大约43%~93% 的NF1患者中[10, 11, 12],特别是青少年 患者,最常见的部位是苍白球、脑干和丘脑。这 种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可能是局灶性的畸形细 胞增生或胶质细胞增生所致,本组2例患者未见此 种表现,可能是患者年纪偏大,较稳定的髓鞘形 成并代替了原来的异常髓鞘。
NF1肿瘤易复发,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故手 术仍是目前最佳治疗方式,若肿瘤过大且分化程 度低时,术后常复发,且复发次数越多,恶性程 度越高[13],故早期影像学检查发现全身病变有利 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根据典型的家族史、临床及影像 表现,Ⅰ型神经纤维瘤可确诊,但是否合并其他 类型肿瘤及有无恶变,需行全身影像学检查及有 待病理证实。
[1] | Rasmussen SA, Friedman JM. NF1 gene and neurofibromatosis 1[J]. Am J Epidemiol, 2000, 151(1): 33-40. |
[2] | Stumpf DA, Alksne JF, Annegers JF, et al. Neurofibromatosis. Conference statement.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J]. Arch Neurol, 1988, 45(5): 575-8. |
[3] | Simoni M, Nieschlag E, Gromoll J. Isoforms an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of the FSH receptor gene: implications for human reproduction[J]. Hum Reprod Update, 2002, 8(5): 413-21. |
[4] | Xu J, Tong HX, He JY, et al. GISTs associated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Ⅰin Chinese han and literatures review: 4 cases report[J]. Wai Ke Li Lun Yu Shi Jian, 2012, 17(4): 342-5.[徐静, 童汉兴, 何俊义, 等. 中国汉族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 性胃肠道间质瘤及文献回顾(附4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4): 342-5.] |
[5] | Coffin CM, Cassity J, Viskochil D, et al. Non-neurogenic sarcomas in four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J]. Am J Med Genet A, 2004, 127A(1): 40-3. |
[6] | Heubner M, Riemann K, Otterbach F, et al. The haplotype of two FSHR polymorphisms in ovarian cancer--a potential role of ethnology in risk modification[J]. Gynecol Oncol, 2009, 112(3): 486-9. |
[7] | Choi JH, Wong AS, Huang HF, et al.Gonadotropins and ovarian cancer[J]. Endocr Rev, 2007, 28(4): 440-61. |
[8] | Reilly KM, Loisel DA, Bronson RT, et al. Nfl; Trp53 mutant mice develop glioblastoma with evidence of strain-specific effects[J]. Nat Genet, 2000, 26(1): 109-13. |
[9] | Maynard J, Krawczak M, Upadhyaya M,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nine novel mutations in exon 16 of the neurofibromatosis type l(NF-1)gene[J]. Hum Genet, 1997, 99(5): 674-6. |
[10] | Gill DS, Hyman SL, Steinberg A, et al. Age-related findings on MRI in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J]. Pediatr Radiol, 2006, 36(10): 1048-56. |
[11] | Kim BS, Illes J, Kaplan RT, et al. Incidental findings on pediatric MR images of the brain[J].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2, 23(10): 1674-7. |
[12] | DeBella K, Poskitt K, Szudek J, et al. Use of “unidentified bright objects” on MRI for diagnosis of neurofibromatosis 1 in children[J]. Neurology, 2000, 54(8): 1646-51. |
[13] | Zhang C, Teng L. Related factors and advance in treatment of neurofibromatosis[J]. Zhongguo Mei Rong Yi Xue, 2010, 19(1): 133-6.[张超, 滕利.神经纤维瘤病的相关因素与治疗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9(1): 1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