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张正华,黄建强,韩丹,赵卫,王婧婧,潘晓龙. 2015.
- ZHANG Zhenghua, HUANG Jianqiang, HAN Dan, ZHAO Wei, WANG Jingjing, PAN Xiaolong. 2015.
- 双源CT平扫碘值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
-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odine-Enhanced Image of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in Distinguish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
- 肿瘤防治研究, 2015, 42(01): 52-55
- Cancer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2015, 42(01): 52-55
- http://www.zlfzyj.com/CN/10.3971/j.issn.1000-8578.2015.01.01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4-02-20
- 修回日期:2014-08-18
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ar,TN)为临床常 见疾病,尸检发现约50%甲状腺中存在结节[1]。随 着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甲状腺结节的发现率逐渐提高,然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仍有一定难度。 不同性质的甲状腺结节临床处理方法完全不同。 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r tomography,DSCT) 利用双能量成像技术,可将碘物质从其他组织成 分中分离出来,而甲状腺又含碘,故可利用CT平 扫对甲状腺及其病变组织进行碘含量(碘值)测 定。本研究探讨采用双源CT平扫碘图技术鉴别良 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行双源CT双能量 扫描36例共47个甲状腺结节,其中女性23例、男 性13例,年龄为12~61岁[平均(49.5±2.1)岁],结 节直径约0.5~3.6 cm[平均(2.2±0.4)cm],所有结 节均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而后经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新双源CT(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行颈部平扫,扫描范围为颅 底至胸廓入口处,扫描过程中嘱患者屏住呼吸并 不要做吞咽动作。
A球管电压80 kV,参考电流461 mAs,B球管 电压Sn140 kV,参考电流178 mAs,融合系数0.5, 螺距0.7,打开CARE Dose 4D,重建层厚为0.75 mm,间隔0.5 mm。 1.3 图像及数据后处理
将平扫的两组双能量数据传入西门子MMWP工 作站Dual-Energy软件,选择“Liver VNC”模式,得 到碘图图像,测量甲状腺结节实性成分以及周围正 常甲状腺组织的CT值及碘值。选择结节感兴趣区 (ROI)时,尽量避开结节内的钙化、液化坏死及 伪影区。ROI为10~35 mm,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4 甲状腺恶性结节CT平扫评价指标[2]
(1)结节形态不规则或分叶状;(2)结节 内部密度不均匀;(3)结节内可见微小钙化; (4)结节边界不清楚及无包膜;(5)颈部可见 淋巴结肿大。满足2个及2个以上指标的结节,考 虑为恶性结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病灶碘值为非正态分布,用中位 数进行统计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 检验;各组CT值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碘值为正态分 布,采用t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比较CT值与碘 值的相关性。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 曲线),选取最佳敏感度及特异性的临界值。诊 断结果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 2 结果 2.1 甲状腺结节CT值及碘值
47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20个(包括乳头状 癌17个、滤泡状癌2个、髓样癌1个),良性结节27 个(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17个、甲状腺腺瘤10个)。 CT值及碘值范围的测定值,见表 1、图 1A~D。其中 各组CT值与碘值具有相关性(r=0.755、0.678、 0.813、0.774,P=0.000),见图 2。良性结节实性 部分的CT值及碘含量高于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t=6.213,Z=-4.650,P=0.001,0.000 )。 而良性与恶性结节周围正常组织的CT值及碘含量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753、0.932,P=0.225, 0.112)。
2.2 ROC曲线27个良性结节、20个恶性结节,临界值≤0.15 mg/ml时,分别有5个、16个,临界值>0.15 mg/ml 分别有22个、4个 。利用SPSS软件中ROC曲线法 选取碘含量最佳敏感度及特异性时的临界值,曲 线下面积AUC值为0.900,提示其诊断准确率较 高,见图 3。当敏感度与特异性之和最大时,为 最佳临界点,临界值为0.15 mg/ml时,敏感度为 81.50%,特异性为80.00%。
2.3 结节CT形态学与碘值定性的比较CT形态学诊断为恶性结节21个,良性结节26 个,其诊断敏感度为65.00%、特异性为70.37%。以 碘值等于0.15 mg/ml为诊断标准的诊断结果(结节 内碘值≤0.15 mg/ml为恶性,结节内碘值>0.15 mg/ ml为良性)与CT形态学诊断结果经Kappa检验,具 有较高一致性(Kappa值为0.742),其中均诊断为 良性的有23例,均诊断为恶性18例,3例碘值诊断 为良性结节,形态学诊断为恶性,3例碘值诊断为 恶性结节,形态学诊断为良性,见图 1E、1F。 3 讨论
X线穿透人体组织的衰减主要是由于康普顿效 应和光电效应,不同组织的两种效应所占优势不 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影像[3]。高原子序数的物质 (如碘和钙)主要产生的是光电效应,其强度与 物质原子序数呈正比;而软组织主要产生的是康 普顿效应,其强度与物质的密度呈函数关系。双 源CT采用不同能量射线相互垂直的球管进行同步螺旋扫描,两套数据采集系统对不同能量下所采 集的各种密度物质的衰减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产 生双能量图像[4],不同能量下碘与其他组织的衰减 趋势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双能量扫描及相关后处 理技术,将碘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彩 色编码技术将碘的分布情况在图像中显示,同时 可测量相应组织中的碘含量[5, 6]。这就是能量成像 碘图技术。
甲状腺是人体中唯一富含碘的器官,约20%的 碘储存在甲状腺中[7],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碘摄入 量呈“U”形关系,因此甲状腺碘含量可反映甲状腺 组织摄碘能力。张新船等[8]通过测量甲状腺CT值 来计算碘含量,对诊断甲状腺疾病有一定帮助, 但所采用的是混合能量X线,无法测得准确的CT 值,故使计算的碘含量出现较大偏差。本研究测 得正常甲状腺CT值比部分学者所测值[9]偏低,可 能原因为本研究样本多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 其甲状腺摄碘能力低。而双源CT碘图技术运用物 质分离原理,将碘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从而 可较准确地测量甲状腺碘含量。碘图技术一般运 用在增强CT,由于受碘对比剂的注射速率、注射 剂量、个体差异以及病变血供等因素影响,所测 得的碘含量存在较大差异[10, 11],且甲状腺功能异常 多为增强CT禁忌证,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 甲状腺平扫时行碘图及碘值测量对甲状腺结节鉴 别诊断价值。
平扫甲状腺结节均表现为低密度,其病理基 础为结节内含碘量的减低[12]。本组病例甲状腺结 节的含碘量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提示结节 内滤泡细胞破坏并减少,其摄碘能力下降。本研 究显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含碘量亦不同,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含碘量虽较低,但高于恶性结节。 原因可能是良性结节正常甲状腺组织破坏不完 全,其内仍含有一定量可摄碘的滤泡细胞;而恶 性结节内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被完全破坏,并被 癌细胞以及机化的结缔组织所替代,导致结节摄 碘能力下降甚至消失[13]。利用ROC曲线法取碘值 0.15 mg/ml为临界点时,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2%)和特异性(80%), 与形态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由于CT平扫 形态学对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较困难,且形态 学诊断结果为前瞻性分析,而碘值研究是回顾性 分析,故前者敏感度和特异性比后者低。有国内 学者[14]研究发现,多数良性结节内可见碘组织成 分,其碘值为正值,而恶性结节碘值均为负值。 本研究也提示良性结节以正值为主,恶性结节以 负值为主,但两者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与郭 锬等[15]研究结果相一致。其原因可能为部分高分 化乳头状癌具有摄碘能力,使结节内碘含量相对 较高[16]。本研究中有3例甲状腺结节碘值偏高,而 形态学诊断为恶性结节,因此仍需结合CT形态学 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综上所述,双源CT双能量平扫碘图可测定甲 状腺正常组织以及病变的含碘量,为甲状腺结节 的良恶性鉴别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然而,本研 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少,并未对甲状腺结节不同病 理组织类型进行区分分析,有待今后加大样本量 进行深入研究。
[1] | Bomlei SR, Lebeau SO, Ferris RL. Evaluation of a thyroid nodule[J].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 2010, 43(2): 229-38. |
[2] | Wang YL, Ren G, Zhang CH, et al. Value of spiral CT scan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yroid single benign and malignant nodule[J]. Shi Yong Zhong Liu Za Zhi, 2009, 24(2): 129-31.[王友良, 任刚, 张传好, 等. 螺旋CT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J].实用肿瘤杂志, 2009, 24(2): 129-31.] |
[3] | Remy-Jardin M, Faivre JB, Pontana F, et al. Thoracic applications of dual energy[J]. Radiol Clin North Am, 2010, 48(1): 193-205. |
[4] | Zhang LJ, Lu GM.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angiography by dual energy CT[J]. Fang She Xue Shi Jian, 2010, 25(6): 590-5. [张龙江, 卢光明. 双源双能量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J]. 放射学实践, 2010, 25 (6): 590-5.] |
[5] | Brown CL, Hartman RP, Dzyubak OP, et al. Dual-energy CT iodine overlay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renal masses as cyst or solid: a phantom feasibility study[J]. Eur Radiol, 2009, 19(5): 1289-95. |
[6] | Gupta R, Phan CM, Leidecker C, et al. Evaluation of dual-energy CT for differentiat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rom iodonated contrast material staining[J]. Radiology, 2010, 257(1): 205-11. |
[7] | Sun CY.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M]. 6th. edition.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7: 14-5.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4-5.] |
[8] | Zhang XC, Sun JL, Liu QZ, et al. Investigation of iodine contents in the thyroid tissue by CT for measuring IDD[J]. Zhongguo Di Fang Bing Fang Zhi Za Zhi, 1998, 13(4): 201-3.[张新船, 孙吉林, 刘秋芝, 等. CT测量甲状腺含碘量的研究与碘缺乏病的监测[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8, 13(4): 201-3.] |
[9] | Sun B, Dong Y, Fang CX, et al. In vivo measurement of iodinewater concentration of normal thyroid using gemstone spectral imagine[J]. Zhongguo Jie Ru Ying Xiang Yu Zhi Liao Xue, 2013, 10(2): 77-80.[孙博, 董越, 方春晓, 等. 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定量测量活体甲状腺碘含量[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3, 10(2): 77-80.] |
[10] | Ni MF, Wang LJ, Dong Y, et al. Spectral CT imaging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J]. Zhongguo Yi Xue Ying Xiang Ji Shu, 2012, 28(9): 1642-5.[倪鸣飞, 王丽君, 董越, 等. 能谱CT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28(9): 1642-5.] |
[11] | Xue YJ, Duan Q, Sun B, et 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gemstone spectral malignant from benign primary imaging in distinguishing thyroid lesions[J]. Zhongguo Yi Xue Ying Xiang Ji Shu, 2013, 29(1): 30-3. [薛藴箐, 段青, 孙斌, 等. 能谱CT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 29(1): 30-3.] |
[12] | Kabala JE.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isease of the thyroid and parathyroid[J]. Eur J Radiol, 2008, 66(3): 480-92. |
[13] | Tan HN, Gu YH, Peng WJ, et a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comparison between CT features and pathologic findings[J]. Zhonghua Fang She Xue Za Zhi, 2009, 43 (8): 799-804.[谭红娜, 顾雅佳, 彭卫军, 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 43(8): 799-804.] |
[14] | Li M, Zheng XP, Li JY, et al. Spectral CT imaging of thyroid nodules[J]. Zhonghua Fang She Xue Za Zhi, 2011, 45 (8): 780-1.[李铭, 郑向鹏, 李剑颖, 等. 甲状腺结节的能谱CT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8): 780-1.] |
[15] | Guo T, Zhou C,Chen J, et al. Evaluation of spectral CT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J].Yi Xue Ying Xiang Xue Za Zhi, 2014, 24(5): 712-5. [郭锬, 周诚, 陈涓, 等. 能谱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24(5): 712-5.] |
[16] | Ying AK, Huh W, Bottomley S, et al. Thyroid caner in young adults[J]. Semin Oncol, 2009, 36(3): 25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