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病理科
2.Department of Pathology,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软骨肉瘤是肋骨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但以往国内统计以长骨多见,对于原发于肋骨的 软骨肉瘤研究不多[1]。以往对软骨肉瘤的研究多使 用X线和CT,本文试图通过对肋骨软骨肉瘤X线、 CT和MRI的综合影像学表现分析,提高影像诊断 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理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经病理证 实的13例肋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其中男6 例,女7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2.5±16.6) 岁,中位年龄44岁。临床表现以局部肿块伴疼痛 为主。所有患者均行局部骨X线平片、CT和MRI 检查,5例经CT增强扫描检查。所有患者影像资料 均经2位高年资医师独立分析阅片。对肿瘤的骨质 破坏、浸润范围、骨皮质是否连续、有无骨膜反 应、软组织肿块、信号特征和强化程度等行分析 和评价。所有病例都在术后行病理学检查。 1.2 方法
(1)X线检查:常规摄胸部正位片及肋骨双 斜位片。
(2)CT检查:采用Toshiba Aquilion 64层螺旋 CT扫描机进行肋骨平扫和增强检查。采用各向同 性的扫描参数,矩阵512×512,螺距1.0;层厚0.5 mm、120 kV、200~350 mA ;有效层厚3.2 mm, 重建间隔1.6 mm,标准重建算法及滤过算法。首 先进行胸廓横断面螺旋平扫,扫描范围参考X线平 片所示病变范围。然后对直接扫描横断面图像进 行常规冠状、矢状、横断面以及病变骨斜冠状面 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 包括骨窗和软组织窗重建。CT增强检查扫描对比 剂使用碘海醇,浓度为300 mgI/ml,肘静脉团注, 剂量为100 ml。扫描以主动脉弓层面为监测层面. 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技术。设定CT扫描启动阈值 180 HU。
(3)MRI检查:使用GE Signa excite 1.5 T超导 型MR扫描仪,采用快速SE(FSE)T1WI(TR=420 ms,TE=11 ms)、T2WI(TR=3 100 ms,TE=90 ms)或 T2WI脂肪抑制序列(T2FS)(TR=3 000 ms,TE=70 ms)进行病变部位的轴位、冠状位和(或)矢状位 扫描。 2 结果
1例发生于肋骨中段,见图 1A~1E,2例位于 肋骨头近胸椎处,10例发生于肋骨前缘肋软骨连 接处,见图 2A~2E。13例患者均为普通型中、高 分化软骨肉瘤,见图 1F、2F。病灶<5 cm 4例,≥ 5~10 cm 8例,>10 cm 1例。所有病变均可见分叶 状软组织肿块和点状、环状钙化。
13例病例中,1例表现为椭圆形分叶状均匀高 密度影,伴病灶周围点状钙化,见图 1A;1例病灶 位于肋骨头,X线表现不明显;1例病变骨质破坏 不明显,X线仅表现为局部骨质模糊,见图 2A; 其余10例均表现为肋骨局部骨质破坏,周围斑片 状、弧形钙化。局部软组织形态、胸膜侵犯情况 显示欠清。
13例病例均表现为局部肋骨骨质破坏,肿 瘤内及周围斑片状、弧形、不规则形钙化,CT 显示肿块钙化情况优于X线平片,见图 1B~1C、 2B~2C。13例病例均可见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 块均呈分叶状生长,内可见软骨基质钙化。软组织肿块CT值接近软组织密度,为18~35 HU,平 均约28 HU,其中5例行CT增强检查,强化均不明 显,见图 1C、2C,增强后CT值为33~52 HU,平均 约43 HU。 2.3 MRI表现
13例病例均表现为分叶状混杂长T1,中长T2 信号,见图 1D、1E,部分呈显著高T2信号,见图 2D、2E,其边界均较为清楚。 3 讨论
发生于肋骨的软骨肉瘤约占全部软骨肉瘤的 1.3%[2],约占所有肋骨原发恶性肿瘤的33%[3]。 据国外学者统计,软骨肉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 ±17.2岁,男性略多于女性[4],与本文统计结果相 符。
发生于肋骨的软骨肉瘤与其他部位软骨肉瘤 有一定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骨质破坏、软骨基 质钙化、软组织肿块和肿瘤边缘骨质扇贝状凹 陷、增厚[1, 5, 6]。病灶在X线和CT上多见不规则片 状、环形、弧形钙化,此种钙化是软骨小叶间隔 的钙化,在软骨类肿瘤常见,为其特征性表现[5]。 软骨肉瘤的增强扫描可显示肿瘤周边及肿瘤内间 隔轻度强化[7]。
肋骨软骨肉瘤的好发部位为肋骨前缘与肋软骨 连接处和肋骨头,与该部位软骨成分较多有关[8]。 与发生于其他部位的软骨肉瘤比较,肋骨原发性 软骨肉瘤形态更规则,多接近于球形,可同时向 外凸向胸壁及向内凸向胸膜生长;软组织肿块多 见;软骨基质钙化更为丰富,这可能与本组病例 均为中-高分化普通型软骨肉瘤有关。
在本组病例中,13例肿瘤均可见分叶状软组 织肿块、略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及片状、弧形钙 化,10例可见肿瘤边缘骨质扇贝状凹陷、增厚, 说明肋骨原发性软骨肉瘤具有原发性软骨肉瘤的 一般影像表现特点,同时也提示略膨胀性溶骨性 骨质破坏、点状、弧形钙化、分叶状软组织肿 块、骨质扇贝样凹陷、增厚和不明显强化这些影 像表现在软骨肉瘤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组1例病例骨质破坏不明显,但其分叶状的软组 织肿块和弧形钙化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胸部正位X线平片由于有肺部的天然对比,对 于肋骨软骨肉瘤肋骨骨质破坏情况和软骨基质钙 化的显示情况较好,但对于肋骨头的破坏、软组 织肿物和肿瘤边界无法清楚显示,对于发生在双 侧季肋部或其他缺乏肺部对比的部位,X线的显示效果较差。CT可以显示X线平片无法显示的细微 钙化和重叠部位较多的软骨肉瘤,可以显示肿瘤 范围和边界。软骨肉瘤富含水分,CT扫描病灶密 度很低,不仅低于一般骨骼肿瘤,也低于绝大多 数软组织肿瘤,对诊断很有提示性[9]。当软骨肉瘤 向胸壁生长时,低密度的软骨肉瘤病灶与周围肌 肉往往无清晰的分界;向胸膜生长时,软骨肉瘤 病灶与胸膜的分界亦不清楚,且可见胸膜增厚、 突起表现。突起的胸膜组织与正常胸膜之间一般 呈锐角,显现出类似“鼠尾征”的表现。软骨肉瘤 的CT增强扫描仅显示肿瘤周边及肿瘤内间隔轻度 强化,此表现与大多数侵袭性肿瘤的软组织肿块 增强表现不同。MRI可更好的显示软骨肉瘤的范 围和边界,软骨肉瘤的MRI表现还可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病变的病理改变。多数肋骨软骨肉瘤表现 为不均匀长T1WI,中、长T2WI信号,信号明显不 均匀,部分病例由于肿瘤内黏液样变性而呈现显 著T2高信号。信号不均匀与病理标本小叶间隔内 胶原纤维的存在、矿物盐的沉积、肿瘤出血和囊 变有关[9]。软骨肉瘤与正常胸膜之间形成的“鼠尾 征”样改变,在T1WI及T2WI加权图像中均呈高信 号,推测其内可能含有脂肪成分。
肋骨原发性软骨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多 发生于肋骨前缘与肋软骨连接处和肋骨头,在X 线、CT和MRI上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分 叶状软组织肿块和斑片状、弧形钙化,CT增强扫 描肿瘤强化不明显。与其他部位原发的软骨肉瘤 相似,X线平片和CT对于显示肿瘤的钙化具有明 显优势,对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MRI对于显示 软组织肿块的侵犯范围具有优势,对指导临床确 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1] | Liu GQ, Huang XH, Xu YK.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histopathology and radiology features in chondrosarcoma[J]. Lin Chuang Fang She Xue Za Zhi,2007,26(1):80-2. [刘国清,黄信华, 许乙凯. 原发性软骨肉瘤的组织病理学与影像学表现的对比研 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1):80-2.] |
[2] | Ohata K, Chen F, Date H. Rib chondrosarcoma with intramedullary progression completely resect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eful short inversion time inversion recovery sequence[J]. 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11,12(5):853-4. |
[3] | Nam SJ, Kim S, Lim BJ, et al. Imaging of primary chest wall tumors with 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J]. Radiographics, 2011,31(3):749-70. |
[4] | Lee FY, Mankin HJ, Fondren G, et al. Chondrosarcoma of bone: an assessment of outcome[J]. J Bone Joint Surg Am,1999,81(3):326-38. |
[5] | Zhou JJ, Ding JG, Zeng SM, et al. Imaging fi ndings of primary chondrosarcoma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y findings[J]. Fang She Xue Shi Jian,2008,23(1):62-5. [周建军,丁建国,曾蒙苏, 等. 原发性软骨肉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关系[J]. 放射学实 践,2008,23(1):62-5.] |
[6] | Mirra JM. lntramedullary cartilage and chondroid-producing tumors. In: Mirra JM, ed. Bone tumors: clinical, radiologic, and pathologic correlations[M]. Philadelphia, Pa: Lea & Febiger,1989,439. |
[7] | Mayes GB, Wallace S, Bernardino ME. Computed tomography of chondrosarcoma[J]. J Comput Tomogr,1981,5(4):345-8. |
[8] | Shapeero LG, Vanel D, Couanet D, et al. Extraskeletal 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J]. Radiology, 1993,186(3):819-26. |
[9] | Zhou JJ, Ding JG, Wang JH, et al. Analysis of radiological features relative to pathology in pelvic chondrosarcoma[J]. Zhonghua Fang She Xue Za Zhi,2008, 42(6):632-5.[周建军,丁建 国,王建华,等. 骨盆软骨肉瘤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J]. 中华放 射学杂志, 2008, 42(6):6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