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研究  2014, Vol.41 Issue (05): 513-514.   PDF    
阴道副神经节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黄 裕1,邹冬玲1,姜青明2,王 冬1    
1. 400030 重庆,重庆市肿瘤研究所妇瘤科,
2.病理科
关键词: 阴道肿瘤     副神经节瘤     病理学    

0 引言

副神经节瘤 (paraganglioma) 是一类起源于 神经嵴细胞,与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相关的嗜铬或 非嗜铬的神经上皮样细胞团形成的肿瘤,主要分 布在头颈、纵隔、肾上腺及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 聚集的部位,临床上较为少见,需病理组织学明 确诊断,目前该病的分期和治疗尚无统一标准。 通过对1例原发于阴道的副神经节瘤患者进行临床 及病理特点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高 对副神经节瘤的认识。 1 病例资料

患者17岁,未婚未孕,因“不规则阴道流血5 月”入院。患者无血液系统遗传病史,无凝血功 能异常、肝硬化等病史,有“哮喘”病史。入院查 体血压140/100 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 大,在距肛门约4 cm处宫颈下方可扪及约4 cm× 3 cm大小实性肿物,质硬、固定、向右侧盆壁生 长。PET/CT检查“阴道右侧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 影,FDG代谢异常增高,符合肿瘤表现;盆腔内 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FDG代谢增高,考虑为阴 道右侧壁病灶同类病变。”膀胱镜检查提示“膀胱 三角区抬高,偏向右侧,三角区黏膜稍水肿,呈 膀胱外肿块压迫表现,右侧输尿管开口位于抬高 区,左侧输尿管开口正常,余膀胱黏膜未见明确 异常。”在静脉麻醉下行阴道肿物活检术,手术过 程中患者血压突然升高至160/100 mmHg,活检结 束后恢复至130/90 mmHg,活检结果为:“阴道副 神经节瘤” 。

口服美托洛尔和硝苯地平缓释片一周后,患 者行阴道肿瘤切除及阴道重建术,术中血压平 稳。肉眼见肿瘤呈灰白色兼灰褐色,范围约3.5 cm ×3 cm×2.5 cm,上附部分阴道壁组织,切面质中偏 脆,累及阴道壁,见图 1。镜下见瘤细胞排列成巢状 货簇状,呈多角形,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状胞质,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一致,核分裂相罕见,构 成界限清楚的细胞巢,形成特殊的“细胞球”结构 (zellballen),肿瘤间质为血窦、毛细血管和少量 纤维组织,见图 23。免疫组织化学Syn、CgA、 S-100支持细胞、肿瘤细胞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Ki67、Vim表达阳性,SMA、HMB-45及 CK阴性,见图 45。诊断阴道副神经节瘤,术后 阴道补片生长愈合良好,该患者随访3月目前无异 常发现。

图 1阴道副神经节瘤手术切除标本 Figure 1Surgical specimens of paraganglioma of vagina

图 2阴道副神经节瘤嗜酸性细胞呈巢团状排列(HE×400) Figure 2 Eosinophilic cells of paraganglioma of vagina arranged in nest bulk(HE×400)

图 3阴道副神经节瘤细胞“zellballen”表现(HE×400) Figure 3 ‘zellballen’ structure and nesting alveolar pattern of paraganglioma cells of vagina(HE×400)

图 4阴道副神经节瘤细胞胞质CgA(+) (免疫组织化学×400) Figure 4 Positiv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chromogranin of paraganglioma of vagina(IHC×400)

图 5阴道副神经节瘤细胞胞质Syn(+) (免疫组织化学×400) Figure 5 Positiv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synaptophysin of paraganglioma of vagina(IHC×400)
2 讨论 2.1 临床特点

副神经节瘤是一类非常少见的软组织神经内 分泌肿瘤,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肾上腺内及肾上腺 外两大类,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内的通常称为嗜铬 细胞瘤,原发于动脉体者称化学感受器瘤,发生 在肾上腺外者则以其解剖部位结合功能活性而命 名。在现有文献中检索,自1998年后全球仅有5例 阴道副神经节瘤病例报道,患者年龄11~65岁,加 入本例后中位年龄31.3岁[1, 2, 3, 4, 5]

由于能合成、储存和分泌儿茶酚胺,产生多 种肽类神经激素及嗜铬蛋白颗粒,因此肾上腺外 副神经节瘤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类。功能性 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多有儿茶酚胺症候群,临床 表现为阵发或持续性血压升高、头痛、头晕、心 悸、颜面潮红、出汗、晕厥、视物模糊等症状; 阴道的副神经节瘤由于发生部位特殊,临床表现 具有特殊性,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检 查发现阴道壁包块或结节。也有隐匿型因手术或 同房等因素刺激,在应激状态下出现阵发性高血 压、心动过速、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反应[1, 2]。 本例患者表现为月经中间期的不规则阴道流血, 追溯和分析病史,患者有活动后头昏、头痛、心 悸等表现,基础血压较高,在活检手术过程中出 现血压波动、心率加快,符合功能性肾上腺外副 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 2.2 影像学、病理特点

阴道副神经节瘤术前可能被误诊为阴道横纹 肌肉瘤、阴道血管瘤等,B型超声、CT、MRI等 辅助检查仅能起定位作用,18 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PET)有助于恶性、多发性、转移性病 灶的判断,本例患者PET/CT显示阴道包块FDG代 谢异常增高,符合肿瘤的表现。文献报道[6]123I-间位碘苄胍(123I-MIBG)与嗜铬细胞组织亲和力 强,作示踪剂显像是副神经节瘤诊断和定位的有 效方法,但临床尚未广泛开展。另外测定血和尿 中儿茶酚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水平也有助于 副神经节瘤的定性诊断,功能性副神经节瘤患者, 在血压升高时血、尿中儿茶酚胺和甲肾上腺素均 有显著升高。本例患者缺乏此方面的检查资料。

由于对阴道副神经节瘤认识不足及其临床症 状无特异性,确诊必须依靠病理。其典型的病理 学特点是肿瘤细胞主要由主细胞和支持细胞构 成,主细胞形态单一,胞质丰富,嗜酸性颗粒状 或空泡状,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核分裂 相少见,常排列成小巢状,构成界限清楚的细胞 巢,形成特殊的“细胞球”结构(zellballen)。细胞 间被丰富而扩张呈血窦状的纤维血管性间质所分 隔,核分裂相和坏死少见。单个或小团的神经节 细胞分化成熟,散在分布,往往难以查见。

免疫组织化学CgA、Syn、S-100蛋白同时在细 胞巢周围支持细胞阳性表达,具有诊断副神经节 瘤的意义,而NSE在绝大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表 达阳性,不具有特异性。本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形 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文献报道[1, 2, 3, 4, 5]完全一致。 2.3 治疗和预后

无论是功能性还是无功能性阴道副神经节 瘤,所有文献报道均进行了阴道部位肿瘤切除手 术,从治疗结果来看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 法。由于术前无法完全确定其是否为功能性副神 经节瘤,围手术期管理非常重要[2],术前常用α-肾 上腺受体阻断剂减少儿茶酚胺释放,有一例报道 甚至进行了子宫动脉的介入栓塞[4]。手术过程中出 现血压波动、心律失常、肺水肿、心肌缺血、休 克等均会危及患者生命,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降 低并发症至3%[7]。本例患者术前采用硝苯地平及 美托洛尔稳定血压及心率,并充分扩容准备,保 障了手术的顺利完成。

多数学者认为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生长缓慢、 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但无法单纯通过肿 瘤组织学形态判断其良恶性,诊断恶性的依据 为:(1)肿瘤复发;(2)发生淋巴结或无嗜铬 组织处的转移;(3)侵犯、浸润临近脏器。5例 报文献道均未诊断恶性阴道副神经节瘤,术后也 未补充其他治疗。本例患者经手术完整切除肿 瘤,并再建阴道成功,近期治疗效果良好。由于 文献报道有副神经节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案例, 因此术后应定期复查,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Hassan A,Bennet A,Bhalla S,et al.Paraganglioma of the vagina: report of a case, including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findings[J]. Int J Gynecol Pathol, 2003,22(4):404-6.
[2] Shen JG,Chen YX,Xu DY,et al.Vaginal paraganglioma presenting as a gynecologic mass: case report[J].Eur J Gynaecol Oncol,2008,29(2):184-5.
[3] Parkes SE,Raafat F,Morland BJ.Paraganglioma of the vagina: the first report of a rare tumor in a child[J]. Pediatr Hematol Oncol,1998,15(6):545-51.
[4] Akl MN,Naidu SG,McCullough AE,et al.Vaginal paraganglioma presenting as a pelvic mass[J].Surgery,2010,147(1):169-71.
[5] Brustmann H.Paraganglioma of the vagina: report of a case[J]. Pathol Res Pract,2007,203(3):189-92.
[6] Lenders JW,Eisenhofer G,Mannelli M,et al.Phaeochromocytoma [J]. Lancet, 2005,366(9486),665-75.
[7] Wald O,Shapira OM,Murar A,et al.Paraganglioma of the mediastinum: challenges in diagnosis and surgical management[J]. J Cardiothorac Surg,2010,5:19.